房地产重磅利好消息来了,相关消息透露新一轮的救市政策已经上路。
受此消息影响,11 月 20 号盘中地产股大涨、直线拉升,虽然政策尚未落地,但总归是有消息了。
其实老杨从今年四月份开始,就一直在呼吁救市,如今都快到年底了,才终于有了政策相关动态。
在这一过程中,楼市持续下跌,几乎各项指标都创下了历史最差纪录。
到了目前这个节点,我认为已经熬不住了。
最关键的原因,各位也关注到了,最近关于银行的自销房断供新闻频出,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超级低迷,房价超预期大跌所产生的负面效果,已经让银行体系有些扛不住了。
过去几年,我们一直强调防范风险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,而到了当前节点,房地产持续下跌所累积的风险已经到了关键时期。
这种形势下还犹豫什么?
必须当机立断!
那么外媒流传的政策内容有哪些呢?
主要有三项。
买新房贷款贴息
第一项,全国范围内对购买新房的贷款进行补贴,这属于对需求端的贷款支持。
个人买房贷款政策主要有两类方向,一类是降首付,一类是降利息。
经过去年的新政之后,目前首付比例已经降到了 15%,已经是很低的水平了。不仅首套,很多二套也能降到 15%,降首付的空间已经很小。
但降低房贷利率还有很大空间,过去三年房贷政策不断放松,楼市调控紧缩时期的相关政策已全部松绑,目前增量房贷利率主要跟着全国利率浮动。
存量房贷利率过去两年经过两次下调,基本到位;但我认为存量方面,国家还可以再组织一次统一下调,进一步减轻近40万亿存量房贷的利息负担。
不过,这次流传的房贷新政是针对增量房贷,也就是说只能用于买新房,买二手房不适用,这体现出国家重点支持新房市场。
因为新房市场活跃后,地方政府才能顺利卖地;说到底,还是土地财政在背后起作用。
购买新房的贷款利率可能会进行贴息,贴息是常用手段,只不过在房贷领域很少使用。
比如今年九月份,国家就对消费贷进行过贴息,居民购买消费品时的贷款,利率降低1个百分点,由国家财政承担。
按照这个逻辑,全国范围内对新购买的新房贷款贴息1个百分点的概率很大。
买房贷款可退个税
第二项传言中的政策内容,是加大买房贷款人的个人所得税退税额度。
很多朋友知道,近两年个人所得税退税中有一项优惠政策:家庭首套房贷每月可抵扣 1000 元,一年就能抵扣 1.2 万元。
但这并非全部抵扣个人房贷利息,只是在计税总金额中减去 1.2 万元。
未来可能会提高抵扣额度,比如每月抵扣 2000 元、3000 元、4000 元甚至 5000 元都有可能。
但这种做法只是程度上的变化,并未发生本质改变。
而在历史上,楼市低迷时期也曾有过力度更大的政策,比如本世纪初,上海就实行过五年内买房贷款利息全部抵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,力度非常大,老杨曾经经历过且受益过,我认为这类政策仍有实施空间。
房产交易降税费
第三项传言中的政策是降低买房的交易成本。
之前我已经多次呼吁,目前买房的交易税收主要有契税、个人所得税、增值税三类。
契税是买新房、二手房都需要缴纳的,由买家承担;二手房交易中还有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。
这三个税种里,有两个是可以调减的。
首先是契税,去年已经调整过一次,主要按照购买房屋的套型面积调节,尤其是 140 平米以下的户型,调节幅度较大。
这次估计会进一步调减所有购买户型的契税税率,哪怕是大平层、别墅也不例外。
第二个可以调整的是增值税,目前全国规定买房满两年再卖房可免征增值税,我认为这个税种可以暂停征收。
至于个人所得税,我认为调整空间不是很大。
传言中的政策就这三项,但总体来看,我认为力度还不够,还没达到我所说的 “大招”“猛招” 程度。

三个大招有必要提到议事日程
我之前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三个大招:
第一,国家队下场收购存量新房,用作保障房或短期租赁房,大幅去化新房库存。
第二,全国范围内一刀切式暂时停止新建保障房,不管是租赁型还是配售型,全部停止新建。
现在房子已经很多了,既然过剩,何必还建那么多保障房?
政府可以拿钱收储存量房子用作保障房,也可以发放补贴,用货币化方式实现保障。
第三,严格约束地方政府卖地,通过新房去化周期和房价跌幅两个指标,让全国大部分地方政府暂时停止卖地。
除了上述三个大招,我还有一个建议:政策表述上需要有些转变。
近两年已经不再提 “房住不炒”,这是很大的改善,但只提 “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” 还不够,要明确提出 “促进房价上涨”;如果能加一句 “恢复房子的金融属性” ,那就更好了。
最后总结一下:关于这次外媒的传言,我认为还是比较靠谱的,未来一到两个月之内大概率会出台一波新政。
但如果新政内容仅限于上述三点,我认为力度还不够,还无法实现房价止跌。
考虑到近期全球股市集体下跌,我们的股市也概莫能外,如果牛市变熊市,则对我国经济、企业、家庭财富形成新的不利影响。
相比一年之前,当前稳股市的难度明显增加。此时,稳楼市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。
股市与楼市都要稳,二者如能同时稳住,皆大欢喜;二者皆稳不住,后果很严重。
如果未来一年,股市下去了,楼市能顶上来,那也算是略强的局面。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配资平台_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